《模仿欲望》Luke Burgis

原文:Wanting - Luke Burgis (andymatuschak.org)

这本书浅显地介绍了 René Girard 的模仿理论。核心观点是,几乎所有人的行为都受到模仿循环的驱动,受到我们周围的那些榜样驱动。那些榜样可能是「名人」(如费曼、马斯克)或我们的同辈(同事、朋友、邻居)。

这种盲目的模仿往往让人无助地感到失去了独立选择的能力。比如,在苹果公司,我看到人们对理想生活方式的看法是由他们的同事定义的,在不经意间,他们互相竞争,拥有越来越奢华的爱好和玩具。这种负面的模仿循环在同辈之间尤为常见;当榜样是名人时,人们不会感到直接威胁,因为他们遥不可及。

然而,当有人模仿一种非竞争性的人际交往方式时,比如想要了解他人、培养他人、同情他人、帮助他人等,就有可能形成积极的循环。「这些领导者扩展了每个人的欲望宇宙,帮助他们去探索。」

书中还提到一个我认为被忽视但非常有价值的观点:我们应该担心社交媒体,不是因为它分散了我们的注意力或散播虚假信息——而是因为它歪曲了我们对欲望的感知。


危险的是无法认清榜样的本质。如果我们没有认清榜样,很容易和榜样陷入不健康的关係。他们会开始对我们造成过大的影响。我们常常对榜样产生异常的依恋却浑然不知。在许多情况下,榜样就是个人的祕密偶像。

你可能至少会关注几个对你的模仿欲望来说是不健康的榜样。那可能是相识的朋友,又或者是之前的同事,又或者只是某个你在社交媒体上关注的人物,甚至可能是你之前的同学,多年来你一直关注著他的职涯发展。你总想知道他们在做什么。你在乎他们的想法。你在乎他们想要什么。

与他们在你身上施加的力量保持距离是很重要的。取关他们,不要再去打听他们的消息。如果你之前每天都要去看他们的动态,那现在起至少要坚持一周不看。如果你以前每周看一次,那就改为至少一个月才看一次。

你是否注意到,目标具有一种无懈可击而不容置疑的地位?你想跑超级马拉松吗?人们会赞许你的决心。你想投入竞选?大家都会支持你。想卖掉自己的房子,住进面包车?酷,本质主义正在流行。没人会去质疑你的目标是对是错。

多产的作家兼特拉普派僧侣 Thomas Merton 在哥伦比亚大学读书期间发现,这种情况曾发生在他身上。在晚年,他写道:「真正的内在自我必须就像沉在海底的宝石一样被抽出来,从混乱、模糊中解脱,从沉浸在平凡、不起眼、琐碎、肮髒、转瞬即逝中解救出来。」

深厚欲望就像在地表深处形成的钻石,更接近地球的核心。深厚欲望不受我们生活中不断变化的环境影响。另一方面,浅薄欲望则具有高度模仿性、传染性,而且往往很肤浅。

我相信工作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创造更多,而是为了变得更多。工作的价值不能单就工作本身客观的产出做为衡量;它必须将实际工作者的主观转变列入考量。

Rabbi Jonathan Sacks 写道:{精神}就是「{当我们向比自己更伟大的事物敞开心扉时所发生的一切。}」

问:Burgis 用哪个面试题来探寻人们的深层欲望?

答:告诉我一个你做得很出色且给你带来满足感的事情。(「实现故事」)